(如果你第一次看這個專欄,請從第一集開始,才不會先看答案再看題目,失去推理的樂趣)

貧富不均造成社會許多問題,如果我們將全台所有財富集中,重新平均分配給每一個人,經過三十年,你認為財富分配的情形會怎樣?

(摺紙  --- 四方型紙盒)


答案下期揭曉!
 
上期(制度比較重要)答案:

        1835-90年間,北美至少有9種軌道:3英呎(914mm)、3英呎6吋(1067mm)、4英呎8吋半(1435mm)、4英呎9吋(1448mm)、4英呎10吋(1473mm)、5英呎(1524mm)、5英呎4英吋(1626mm)、5英呎6吋(1676mm)、6英呎(1829mm)。

為什麼會這麼複雜?因為:(1)各地區修築鐵路時,鐵路工程師的技術來源與傳承不一,有些採英國體系,有些則否。(2)故意不相容,阻擋其他地區的農工業產品進入。(3)各地區的地形地勢不一,對軌道的需求自然不同。

      1860年之後,又有人感覺寬軌太耗動能,對蒸汽機的負擔過重,認為還是老規格(4呎8吋半)較合適。在地勢變化較大的地區,其實3呎6吋更合用,因為較容易轉彎。在多山的地區,若用3呎寬的鐵軌,就不必挖太寬的隧道,可以省下不少成本:3呎的鐵路成本,比4呎8吋半的建造費用便宜三分之一(枕木、石塊、人工、管理都較省)。

      簡言之,美國的軌寬是由民間工程師決定,而這又受到他們之前的經驗影響:或是向英國某個地區學來的,或是依所購買的火車頭帶動力,來決定軌寬。那時投資鐵路的人,只想載運貨物和非乘客的人員,從河運搶些生意做,佔住某個地區的地盤。他們甚至不想和其他區域的鐵路接軌,基本的心態是互不侵擾地盤。加拿大也不希望美國的火車駛入,鐵道的規格因而形成割據。

   為什麼後來會統一使用1435mm,1937年之後成為國際標準軌寬呢?因為採用者最多,滾雪球效應最大。
回到正題,有趣的是1435mm是怎麼來的呢?1435mm其實就是4英尺8.5英吋,就是56.5英吋,國際鐵路協會在1937年制定1435mm為標準軌距,是沿用美國1835年就存在的規格。原來這是英國的鐵路標準,因為美國的鐵路,最早是由英國人設計建造的。那麼,為什麼英國人用這個標準呢?原來英國的鐵路,是由建電車軌道的人設計的,而這個四英尺八點五英吋,正是電車所用的標準。

電車軌標準又是從哪裡來的呢?原來最先造電車的人,以前是造馬車的。而他們是用馬車的輪寬做標準。好了,那麼,馬車為什麼要用這個輪距標準呢?因為如果那時候的馬車,用任何其他輪距的話,馬車的輪子很快就會在英國的老路上撞壞。為什麼?因為這些路上的轍跡的寬度為四英尺八點五英吋。這些轍跡又是從何而來呢?答案是古羅馬人定的,四點八五英尺正是羅馬戰車的寬度。如果任何人用不同的輪寬,在這些路上行車的話,輪子的壽命都不會長。我們再問:

羅馬人為什麼用四英尺八點五英吋,作為戰車的輪距寬度呢?原因很簡單,這是兩匹拉戰車的馬的屁股寬度。
因此,我們可以斷言: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進的運輸系統的設計,是兩千年前便由
兩匹馬的屁股寬度決定了。這就是路徑依賴,看起來有幾許悖謬與幽默,但卻是事實。

這個題目的結論是:
A、台灣高鐵、北高捷運的軌距是由馬的屁股決定的。
B、市場的需求,是規格統一化的重要推手,微軟利用這個效應,創造了微軟帝國。
C、制定規則常常是獲得最大利益的原因
D、以今日的車頭牽動能力而言,並不是最具能源效率的規格;但這已是國際標準,改動不了了。
E、並不是最有效率、最具優勢的東西,就能存活得最好,這就是path dependence(路徑依賴)的現象。
F、 目前世界運行的種種規範,大都由西方訂定出來,你覺得會對誰比較有利?所以制度比較重要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dk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